书乡婺源
婺源自南宋末至元、明、清,出了数以千计的专家、学者和官吏,这得力于大办教育。这大办教育又深受朱子兴学育人的影响。最显著的标志是书院林立,而担任书院教授的又是各地名流。
起先,本籍教养子弟,不过是私熟和义学而已。其规模小、财力薄,且又在大村和大姓之所在地,山乡僻壤和贫困子弟,读书艰难,这必然造成人才的埋殃。
朱子在第二次回到家乡时,已四十七岁,他写了不少著作,对于理学的丰富和发展,在朝野间获得了盛誉。早在他二十二岁担任同安主薄时,“乃选县之秀民充弟子员”择师教子,“身加择励,并教为文谕之”。这就是说,他不仅编教材,而且授课。后来,他便亲自办学了,如竹林精舍。精舍是书斋,是学舍,是集生徒讲学之所。直到他六十四岁任湖南安抚,作为封疆大吏,一省之长,还抓住教育不放,他改建岳麓书院,“更择爽垲改地而新之”。“别置员额以待,不由课试而入者,其廪给与郡庠等”,拨出一定数止的补助,使一些学子享受到政府给的待遇,对家庭贫穷而又勤学的青少年来讲,确定解决了问题。同时,朱子在任期,“事论亱与诸生讨论回答,略无倦色。”
“读朱子之收,扬朱子之风”,在婺源已成为时尚。
南宋末年,婺源开始兴办书院,地点在汪口,创办了是俞皋。
元至元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,曾任奉直大夫的汪无圭在县城创办了“文公书院”,蛮称“晦庵书院”,明嘉靖时改称“紫阳书院”。经过康熙和乾隆期间扩建,有头门、二门、正厅、后寝及东西书房二十二间,东廊房九间,外房三间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,又再次大规模扩建,正厅、三贤堂、述堂、博学审问堂、慎思明辨堂、笃堂,共号舍七十间,另帐房一间,厨房二间,头门门房三房,左右翼以阁院,左侧还有余庆祠,从此规模来看,比庐山的白鹿书院还要大,在院学子至少超过百四十人之众。至民国二十年(1931年)停滞不前办。这座书字的历史共越四朝,达六百四十四年之久,为全国书院历史最长者这一。
设在考川村的明经书院,为无朝时该村乡绅胡淀创办,院史亦达四百余年。该院盛时,有房二百余间。“四方学者去集”,历十年,就有“学者盈千人”,授课、研讨、著述,即是学校,又是社会科学研讨和创作单位,首任山长(书院领导)胡炳文,就是一位著述家和教育家,史籍有记载。
还有一个著名的福山书院,建于明嘉靖十六年(公元1537年),地址在中去村。清乾隆36年(1776年)扩建,中为讲堂,东西有房六十间。民国时,废,断续亦达三百多年之久。
其他如虹东书院、崇振书院、霞源书院、开文书院、教忠书院、石丘书院、桂岩书院、湖山东书院、龙川书院以及遗安义学、中山书塾、虹东精舍、碧溪义学、东山学社、存古学社、太白精舍、芳溪义学、东湖精舍等,据统计,有160多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座落于崇山峻岭的阆山村,只有三四十户人家,也办了一所书院:阆山书院。创办了为武弁出身的汪同,金弋铁马列者出资办学不在本人家乡的在畈浯村,而设在远离数十里的穷山僻壤,史籍去:“盖先生(朱熹)教化之功也。”据知情人士称。该书院以培养中医(药)人才为宗旨,类似中医药初等学校。婺源出现大批中医,与该院的影响有关。
上述书院、义学、精舍、书塾,地域分布较合理,遍及城乡。且有田亩赋税,以资“膏火”(教授薪俸和生员津贴)。如紫阳书院有学田389.35亩;明经书院有350亩,其余者各有百亩和十数亩不等。一些士绅亦有捐献,清时的方锡荣“以父命捐二千金入郡紫阳书院”,清代婺源当局定下例规,茶商必须每年为书院出资“膏火银”,资助金额多者为400两。
在书院讲学者多为名宦、学者,如户部尚书汪应蛟、吏部尚书余懋衡、光禄寺卿游汉龙、翰林院五经博士朱德洪、能经史诸子百家之学的胡一桂,称为“节斋先生”的潘荣,终身以师道自任的游芳以及著名学者江泳、潘继善、汪绂等等。外地学者有曾任礼部尚书的湛若水、休宁学者赵方以及丹阳的王作霖。当地的婺源县令赵崇善、万国钦亦不时到书院讲学。一些规模较小的义学和私塾的教书先生,多为本村和外村的饱学之士,如方思山村,就有十八位以教学为业的知识分子。
教材多以儒家的四书五经和诗书礼乐学说,尤其是朱子的理学和有关著述为主,亦涉及诸子百家、阴阳医卜、星历术数。
起先,本籍教养子弟,不过是私熟和义学而已。其规模小、财力薄,且又在大村和大姓之所在地,山乡僻壤和贫困子弟,读书艰难,这必然造成人才的埋殃。
朱子在第二次回到家乡时,已四十七岁,他写了不少著作,对于理学的丰富和发展,在朝野间获得了盛誉。早在他二十二岁担任同安主薄时,“乃选县之秀民充弟子员”择师教子,“身加择励,并教为文谕之”。这就是说,他不仅编教材,而且授课。后来,他便亲自办学了,如竹林精舍。精舍是书斋,是学舍,是集生徒讲学之所。直到他六十四岁任湖南安抚,作为封疆大吏,一省之长,还抓住教育不放,他改建岳麓书院,“更择爽垲改地而新之”。“别置员额以待,不由课试而入者,其廪给与郡庠等”,拨出一定数止的补助,使一些学子享受到政府给的待遇,对家庭贫穷而又勤学的青少年来讲,确定解决了问题。同时,朱子在任期,“事论亱与诸生讨论回答,略无倦色。”
“读朱子之收,扬朱子之风”,在婺源已成为时尚。
南宋末年,婺源开始兴办书院,地点在汪口,创办了是俞皋。
元至元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,曾任奉直大夫的汪无圭在县城创办了“文公书院”,蛮称“晦庵书院”,明嘉靖时改称“紫阳书院”。经过康熙和乾隆期间扩建,有头门、二门、正厅、后寝及东西书房二十二间,东廊房九间,外房三间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,又再次大规模扩建,正厅、三贤堂、述堂、博学审问堂、慎思明辨堂、笃堂,共号舍七十间,另帐房一间,厨房二间,头门门房三房,左右翼以阁院,左侧还有余庆祠,从此规模来看,比庐山的白鹿书院还要大,在院学子至少超过百四十人之众。至民国二十年(1931年)停滞不前办。这座书字的历史共越四朝,达六百四十四年之久,为全国书院历史最长者这一。
设在考川村的明经书院,为无朝时该村乡绅胡淀创办,院史亦达四百余年。该院盛时,有房二百余间。“四方学者去集”,历十年,就有“学者盈千人”,授课、研讨、著述,即是学校,又是社会科学研讨和创作单位,首任山长(书院领导)胡炳文,就是一位著述家和教育家,史籍有记载。
还有一个著名的福山书院,建于明嘉靖十六年(公元1537年),地址在中去村。清乾隆36年(1776年)扩建,中为讲堂,东西有房六十间。民国时,废,断续亦达三百多年之久。
其他如虹东书院、崇振书院、霞源书院、开文书院、教忠书院、石丘书院、桂岩书院、湖山东书院、龙川书院以及遗安义学、中山书塾、虹东精舍、碧溪义学、东山学社、存古学社、太白精舍、芳溪义学、东湖精舍等,据统计,有160多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座落于崇山峻岭的阆山村,只有三四十户人家,也办了一所书院:阆山书院。创办了为武弁出身的汪同,金弋铁马列者出资办学不在本人家乡的在畈浯村,而设在远离数十里的穷山僻壤,史籍去:“盖先生(朱熹)教化之功也。”据知情人士称。该书院以培养中医(药)人才为宗旨,类似中医药初等学校。婺源出现大批中医,与该院的影响有关。
上述书院、义学、精舍、书塾,地域分布较合理,遍及城乡。且有田亩赋税,以资“膏火”(教授薪俸和生员津贴)。如紫阳书院有学田389.35亩;明经书院有350亩,其余者各有百亩和十数亩不等。一些士绅亦有捐献,清时的方锡荣“以父命捐二千金入郡紫阳书院”,清代婺源当局定下例规,茶商必须每年为书院出资“膏火银”,资助金额多者为400两。
在书院讲学者多为名宦、学者,如户部尚书汪应蛟、吏部尚书余懋衡、光禄寺卿游汉龙、翰林院五经博士朱德洪、能经史诸子百家之学的胡一桂,称为“节斋先生”的潘荣,终身以师道自任的游芳以及著名学者江泳、潘继善、汪绂等等。外地学者有曾任礼部尚书的湛若水、休宁学者赵方以及丹阳的王作霖。当地的婺源县令赵崇善、万国钦亦不时到书院讲学。一些规模较小的义学和私塾的教书先生,多为本村和外村的饱学之士,如方思山村,就有十八位以教学为业的知识分子。
教材多以儒家的四书五经和诗书礼乐学说,尤其是朱子的理学和有关著述为主,亦涉及诸子百家、阴阳医卜、星历术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