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婺源现在江西指江西省婺源县境内,明清时期却属于徽州府。大名鼎鼎的徽商,以贩盐和生丝买卖起家,明清时代,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。“海内十分宝,徽商藏三分。”清代乾隆年间,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。徽商之富,富可敌国,虽然有“十二三岁,往外一丢”的传统,但大富大贵之后,难免衣锦还乡,广置田产,大兴土木,荣宗光祖,炫耀乡里。 婺源三雕,属于徽派建筑艺术的支系,制品多用作民居、官宅、宗祠、庙宇、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
溯源
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,明清时期徽商兴起,"婺源三雕"依托徽派建筑达于鼎盛,相关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湾镇、思口镇、龙山乡、沱川乡、浙源乡、清华镇、段莘乡、镇头镇等部分乡镇村落。 明万历二十四年,户部侍郎、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婺源县沱川理坑的"尚书第"建筑上的装饰可视为"婺源三雕"最初的实例,其后,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也于天启六年在理坑兴建"上官卿第"。清顺治十六年余维枢兴建"司马第",标志着"婺源三雕"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。清康熙二十年婺源县北部古坦乡黄村建成"百柱宗祠",清乾隆元年婺源县思溪、延村建"商宅群",这些建筑的装饰物呈现了"婺源三雕"极盛时的气象。工艺特色
婺源砖雕的雕刻手法夸张、变形,一般是高浮雕,以增加浓重的装饰性。由于砖质松脆,刀法多趋于简练。砖雕的题材包括翎毛花卉、龙虎狮象、林园山水、戏剧人物等。明代的风格古拙朴素,颇像汉代的画像石;清代则趋向于细腻的层次,布局往往像整幅的立轴、手卷那么严谨(立轴、手卷是中国画的装裱方式)。婺源石雕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,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,主要是动植物形象、书法和博古纹样(博古纹样常包括一些古董、花瓶、文房四宝以及天文仪器之类的器物。博古纹在明末清初应用较多),至于人物与山水则较为少见。在雕刻手法上,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,圆雕整合趋势明显,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,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。
婺源山区盛产木材,房子使用木料特别多,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,当地木雕数量之多在全国屈指可数。木雕的题材广泛,有人物、山水、花卉、禽兽、虫鱼、博古纹样和书法等。
"婺源三雕"取材十分严格,砖一定要用本地产的水磨青砖,石则须用安徽的"黔县黑"或浙江的青田石、淳安的茶青石,大木雕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枫、樟、柏、槠等,细木雕则用纹理细密的楠、枣、杨、桃等。各种刀法是"婺源三雕"的关键所在,其特点在于不拘一法,混合并用,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,故而圆雕、浮雕、浅雕、深雕和透雕极为常见。从别号"雕三雕"的刘三元始,"婺源三雕"的技艺自成谱系。
由于"三雕"不是士大夫的创作,而是广大下层普通工匠艺人的创造,它就更凝聚着社会民众的心念,更为深刻地体现出当时民众的审美意识。"婺源三雕"艺术在徽派建筑中不但起着装饰功能,而且更起着精神和理念的教化作用,成为"有意味的形式",高度图案化、形式化是"婺源三雕"的重要特征。另一个特征是布局定式化,即图案的布局形成了一定的模式,不得越级出轨。
"婺源三雕"在徽派建筑中各司其职,砖雕、石雕多用于门楼,木雕用于堂内。龙、人物、花鸟和几何图案等级森严。龙的等级最高,放在最中间、最高处。人物次之。花鸟器皿更次之,几何图案则是辅助性装饰。在几何图案中"万"和"回"字纹用得较多。还有一个特征是雕功艺术化。"婺源三雕"艺术不但图案惟妙惟肖,引人入胜,而且刀功纯熟,技艺已到了巧夺天工的艺术意境。雕者执刀有力,运刀自如,刀随意至,意随刀达,刀中有笔,相得益彰,体现了刀法与艺术的高度一致。